蒙古文正字法
蒙古文词是以空格做为单词分割符,一个单词可能包含有多个字母。所以蒙古文不能 以“字”做为计算蒙古文的数量单位,应该说“词”,或者单词。如果再细分可以分 成音节,然后是字母。所以字是一个汉语的词汇,不能用来衡量蒙古文的篇幅。另外, 蒙古语和蒙古文不能完全等同,蒙古语是语言,蒙古文是蒙古语的书面形式,蒙古语 在长期的发展中可能已经同蒙古文不完全一致了,但是蒙古文会相对稳定,即使历经 多年,书写的可能还是 800 年前的形式。
语音规则
蒙古语有语音和谐规律,不但是元音,辅音也有。
一 元音和谐律
蒙古文单词根据词中的元音的阴性阳性可以称其为阴性词或者阳性词。 一个蒙古文单词中不能同时出现阴性元音字母和阳性元音字母。有阳性元音的为阳性 词;有阴性元音的为阴性词;中性字母跟阳性元音、阴性元音都可以,不影响阴阳性; 但是如果只有中性元音,则视为阴性词。
解释:蒙古文中一个 7 个元音字母,分成三组:
- 阳性元音字母(ᠠ ᠣ ᠤ)
- 阴性元音字母(ᠡ ᠥ ᠦ)
- 中性元音字母(ᠢ)
二 唇形元音和谐律
《蒙古语语法》(清格尔泰著)中对于此条规则规定为:“在紧性(阳性)元音之间, 第四元音(ᠣ)后边可以出现其他元音,但在其他元音( ᠢ 例外)后边不出现第四元音 ᠣ; 同样,在松性(阴性)元音之间,第六元音(ᠥ)后边可以出现其他元音,但在其他元 音(ᠢ 例外)后边不出现第六元音 ᠥ”。
也就是说,阳性词中,第四元音后面可以是第四元音,也可以是第一、第四、第五元 音和中性元音第三元音;但是其他元音(不包括第四元音的阳性元音,同时也不包括 除外的第三元音——那么只剩下第一元音、第五元音了)—— 阳性词中第一元音(ᠠ)和第五元音(ᠤ)后面不允许出现第四元音(ᠣ)!。同理, 阴性词中第二元音(ᠡ)和第七元音(ᠦ)后面不允许出现第六元音(ᠥ)!
但是,有些解读可能不一样:有人认为,阳性元音第四元音(ᠣ)和阴性元音第六元音(ᠥ)只能 出现在词首,出现在非第一音节就是错误的——可能有些理解错误了。
三 辅音和谐规则
- 硬辅音(ᠪ ᠭ ᠷ ᠰ ᠳ)结尾的词后面接以硬辅音(ᠲ ᠴ)为首的附加成分,软辅音(ᠨ ᠮ ᠯ ᠩ)结 尾的词后面接以软辅音(ᠳ ᠵ)为首的附加成分。
- 带有 ᠷ 的词接带有 ᠷ 的附加成分时,附加成分的 ᠷ 往往变为 ᠯ。
- 在以 ᠨ 结尾的词后,接以 ᠭ ᠬ ᠨ 为首的附加成分时,ᠨ 往往变为 ᠩ。
音节完整规则
蒙古文书写时需要保持音节的完整性,所以根据不同音的叠加会有不同的规则。
一 连接元音规则
蒙古文的词干有的以元音结尾,有的以辅音结尾,而在词干后边连写的各种附加成分, 则一律以辅音为首,在以元音结尾的词干后边连接各种附加成分时,一般不发生 变化,以连接形式直接连接即可。在以辅音结尾的词干后边连接各种附加成分时,有 时可以直接连接,有时需要加一个元音,这就是连接元音。规则如下:
- 在以辅音结尾的词干后,连接由单一辅音构成的附加成分(ᠭ ᠮ ᠯ ᠨ)时,或连接以两个辅音为首的附加成分( ᠯᠲᠠ ᠯᠭᠠ ᠯᠲᠠᠢ ᠯᠳᠦ ᠯᠴᠠ ᠮᠵᠢ ᠩᠭᠦᠢ ᠩᠺᠢ ᠩᠭᠦᠤᠲᠠ ᠩᠭᠠᠨ ᠭᠳᠠ ᠭᠲᠤᠨ ᠭᠰᠠᠨ ᠭᠰᠠᠭᠠᠷ ᠭᠴᠢ )时,中间必须加一个连接元音(蒙古文的音节构成规律不允许有复辅音)。另外的附加成分( ᠨᠴᠠᠷ ᠮᠲᠠ ᠩᠬᠠᠢ ᠭᠴᠢᠨ ᠮᠰᠢᠭ ᠯᠵᠠ ᠰᠺᠢ ᠪᠺᠢ ᠯᠺᠢᠯᠠ ᠪᠴᠢ ᠭᠲᠠᠢ ᠷᠠ ᠠ ᠮᠰᠦᠭ ᠪᠲᠦᠷ ᠳ ᠰ )接于以元音结尾的词干之后,或者接于可以脱落的辅音结尾,不涉及连接元音问题。在以 ᠨ 结尾的形容词后接 ᠳ ᠷᠬᠠ ᠪᠲᠦᠷ 等附加成分时,ᠨ 脱落。
- 在以辅音结尾的词干后,连接由一个辅音为首的附加成分时,如果该辅音具备下列
条件之一,中间必须加一个连接元音:
- 该辅音以词尾形式出现:如 ᠮᠠ ᠶᠠ ᠯᠠ ᠨᠠ ᠷᠠ
- 该辅音是一个长元音结构的 ᠊ᠭ᠊ ᠭᠡ 辅音。
- 可以连接元音,也可以不连。需要连接的一小部分,牢记即可( ᠮᠠᠷ᠂ ᠮᠠᠭᠴᠠ᠂ ᠮᠠᠨᠵᠢᠨ᠂ ᠮᠦᠢ᠂ ᠮᠠᠯ᠂ ᠮᠠᠢᠴᠢ᠂ ᠮᠠᠮ᠂ ᠰᠢ᠂ ᠶᠦ᠂ ᠯᠦᠭᠠ᠂ ᠷᠦᠨ);大部分不需要连接。
- 连接元音例外现象:
- 连接元音的一般形式是圆唇元音( ᠣ ᠤ ᠥ ᠦ ),但在某些词上接 ᠷᠬᠡ᠂ ᠩ 等附加成分时,有时用 ᠠ (a,e)的形式,此外还有个别的写法。
- ᠪᠠ᠂ ᠪᠠᠯ᠂ ᠪᠠᠴᠤ᠂ ᠪᠠᠰᠤ 等附加成分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连接 元音的,但是如果前边的辅音同样是 ᠪ 时,则需要连接元音。
- 在 ᠥᠭ 这个词上也有类似上里的例外情况。
- 在 ᠥᠭ 后边按一般正字规则写 ᠥ 的地方变通为写 ᠭᠥ。
- ᠬᠥᠯᠡ᠂ ᠬᠦᠯᠡᠷ᠂ ᠬᠡᠷ 在一般情况下本垒是不同连接元音的,但接在ᠥᠭ 下边时,也家一个 ᠭᠥ。
- 使动态的 ᠭᠠ᠂ ᠭᠡ(不同于长元音结构的ᠭᠠ᠂ ᠭᠡ)中的 ᠭ 是以词为形式出现的,按上述一般规则需要连接元音,但实际上不写连接元音。
- ᠭᠠᠷ + ᠵᠠ 按一般规律可以不写连接元音,但是习惯上写 ᠭᠠᠷᠦᠵᠠ。ᠰᠦᠷ + ᠺᠡᠢ 按一般规律可以不写连接元音,但习惯上写 ᠰᠦᠷᠡᠺᠡᠢ。
二 元音辅音相接规则
蒙古文拼写中,有些“格”和个别“领属”附加成分都有两种写法:一种以元音开始, 一种以辅音开始。这就是为了在拼写时,在以元音结尾的词干上接以辅音开始的附加 成分;在以辅音结尾的词干上,接以元音开始的附加成分。
三 语音脱落
蒙古文拼写中,有些词干接附加成分时,有些词干末尾的语音要脱落。
- 在一些动词后接形容词构词附加成分 ᠬᠠᠢ ᠬᠡᠢ 时,词干末的 ᠠ 一般要脱落。
- 以 ᠨ 结尾的词后接某些附加成分时,ᠨ 脱落,在个别词上甚至带 ᠨ 的整个音节脱落。
- 以 ᠷ ᠯ 及其他一些辅音结尾的词后,接某些附加成分时,也发生语音脱落现象。
- 个别以 ᠢ 结尾的复合元音有脱落现象。两个音节以上的词干末尾的长元音 ᠦᠦ ᠤᠤ 在接附加成分时往往变为 ᠦ 的形式(有些则不变)。
蒙古文正字法规则大致是以上内容。